电话:18102818598
广东职场网欢迎您! 手机端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教育新闻

民生福祉提升背后的“民政力量”

来源:广东职场网 时间:2021-12-01 作者:职场_小编 浏览量:



开展业务培训,提升社会救助协理员业务能力。受访者供图

民生连着民心。民政社会救助制度特别是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等制度,事关困难群众,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

聊城全市民政系统结合工作实际,持续推动社会救助改革,通过审批权限委托下放、发挥大数据平台作用、建强基层协理员队伍等创新性举措,让社会救助更有“温度”,带给广大群众更多获得感。

一个案例

兼职协理员“扶起”了卧床的他

协理员入户调查。受访者供图

临清市八岔路镇路庄村居民刘家康,因患强直性脊柱炎生活不能自理,一度只能卧病在床,家庭失去主要劳动力。社会救助兼职协理员闫玉伟得知情况后,及时协助其申请办理最低生活保障,从入院诊断到住院治疗,从申请救助到日常帮扶,主动协调、积极作为。

“兼职协理员主要负责辖区内各项社会救助政策法规宣传和各项救助政策的咨询、急难对象的主动排查及报告、困难家庭对象的救助申请及相关调查、信息报送等工作,并协助村(居)委员会做好其他民政相关工作。”临清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廖承涛告诉记者。

“刘家康住院治疗总费用96380.68元,因为他本人是外地就医,医疗保险和保险赔付需要去窗口办理,他本人没法去,我们的协理员就跑前跑后,积极给他办理相关手续。其中,居民医疗保险赔付49925.94元,医疗救助15000元,商业补充保险赔付24620.96元,医院减免1000元,临时救助5833.78元。”廖承涛告诉记者,有了协理员积极跑腿帮助落实救助政策,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救助下,刘家康没有承担任何医疗费用,家庭困难得到了最大限度解决,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也给予了该家庭强有力的兜底保障。

“是政府的帮扶让我重新站了起来,我以后一定好好生活,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如今,曾经卧床不起的刘家康,已经能开着农用三轮车去建筑工地拉土,再次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一项创新

8类19项救助事项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临清市社会救助协理员开展入户调查。受访者供图

“针对刘家康开展的医保救助、临时救助、低保办理等,都是依托社会救助数字平台进行的,既省时省力,又精准高效。”临清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廖承涛告诉记者。

临清市坚持把改革创新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以社会救助数字平台应用试点为契机,积极构建“经办统一、政策集成、高效精准”的大救助格局,聚力打造“救助来临·清楚办理”特色服务品牌,真正让困难群众一次不跑享受“救助来临”,足不出户实现“清楚办理”。

比如,依托山东社会救助数字平台,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孤困儿童、低收入人口、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无民事行为能力等8类困难群众为主体的监测数据库,实现了民政、工会、司法、人社、教体、残联、住建、双全双百等8类19项救助事项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大数据赋能社会救助,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便民惠民。”廖承涛告诉记者,基层困难群众携带居民身份证,填写申请及授权书,通过平台可以完成户籍、车辆、不动产、个体经营、重病、残疾人、住院(门诊)个人自付费用、社会组织、婚姻登记、殡葬、社保缴纳、税务登记、公积金等21项信息的即时核实,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时间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缩短至现在的5分钟。

为了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临清市积极构建“市—镇(街道)—社区(联合村)—自然村(居民小组)”四级管理体系,率先建立1个数字化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优化设置16个镇(街道)“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平台、107个社会救助工作站、653个社会救助工作点,配备816名社会救助协理员,广大党员干部以“全程帮办”方式把“温情服务、志愿服务、便民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精准救助率和群众满意率实现了“双提升”。

一种探索

审批权限下放让社会救助成困难群众“及时雨”

东昌府区侯营镇辛庄村47岁的村民刘月龙,今年3月份去医院检查时,查出患有食道癌,完成手术治疗后,每月还需要前往省立医院做化疗,家庭经济不堪重负。

前不久,刘月龙在村里的救助协理员高念义陪同下,带着身份证、户口簿等材料在侯营镇人民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填写了申请授权书。工作人员将申请授权书转至东昌府区民政局,后者依托“东昌府区核对中心”平台,对刘月龙个人和家庭相关情况进行了初步线上审核。随后,侯营镇人民政府便民服务中心民政工作人员来到刘月龙家中开展入户调查,在认定刘月龙符合申请条件后,在村里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即为刘月龙确认低保资格。刘月龙只去了当地便民服务中心一次,15个工作日便拿到了低保证。

2020年,我市开始探索开展县级社会救助事项审批权限委托下放乡镇(街道)工作,给困难群众办理相关业务带来了很大便利:将原来的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由乡镇(街道)受理、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更改为县(市、区)民政部门委托乡镇(街道)直接审批;社会救助政策的落实,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提高了救助时效;申请人只需一次性携带户口簿、身份证到乡镇(街道)办事大厅授权经办机构开展经济状况核对即可完成申请,形成了“一证一簿一授权”社会救助申请新模式;推动“爱山东”App社会救助服务专区的应用工作,群众通过手机客户端即可完成城乡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救助事项的申请,救助经办机构通过大数据应用,即可完成受理、审核、审批工作;开通了救助资金发放免费短信提示,保障了救助资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目前,全市已全面完成县级社会救助事项审批权限委托下放乡镇(街道)工作,保障城乡低保对象8.7万余人、特困供养对象2.2万余人,实现救助更及时、保障更有力、管理更规范,获得了群众一致好评。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8102818598
9:00-21: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红树林教育科技有限服务公司 粤ICP备19148605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EMAIL:gzhsljykj@163.com

人力资源证: 440114210011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